
中秋节放假通知:
秋风舒爽迎佳节,丹桂芳香庆中秋。在孩子们的笑语欢声中,我们又迎来了喜庆的中秋节,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中秋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幼儿园为了您和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而又平安的假期现将中秋节放假时间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放假时间
9月10日—9月12日 (放三天假)
9月13日(下周二) 正常入园
温馨提示
1、疫情防控
疫情尚未结束,假期请家长及幼儿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减少或不参加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离昌,更不要出省,请勿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
2、预防季节流行病
秋季属于流行病的高发期,孩子体质弱,家长应注意孩子身体健康,尽可能不要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地方游玩。
3、生活作息习惯保持
宝贝刚开学不久,作息时间也在调整中,请各位家长注意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提醒孩子早睡早起,不要贪玩;饭前便后,仔细洗手,注意卫生。
4、加强安全教育
假期外出游玩,要提醒孩子注意交通安全和户外安全,加强用火用电及饮食卫生等安全教育,带幼儿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以身作则。提醒孩子不要随意或未经家长许可擅自外出玩耍。
5、安抚孩子情绪
请家长们适当和孩子沟通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让孩子回忆回忆幼儿园里的习惯要求,让孩子讲讲幼儿园里的其他小朋友,保持情景印象,避免假期过后宝贝入园时情绪不稳定。
6、良好的学习习惯
请家长们监督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长时间盯着屏幕。家长在中秋假期可以与孩子多分享中秋节的来源及中秋节的习俗,与孩子聊一聊节日的话题,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乐趣。
中秋来历 · 习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每个朝代过中秋的习俗都非常有意思
唐代 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家家祭祀土地,答谢神灵的庇佑在来就是赏月观潮或是乘舟夜游饮酒作诗。
AUTUMN
明朝 过中秋其实跟现代也差不多比如说中秋节要在月下摆酒席贡些果品,时令果鲜加上月饼,当然还有拜月的活动,民间比较简单可以全家人一起给月亮或“兔爷”磕个头。
在北方南方除了瓜果时令的季节到了,还有一种东西是分不开的那就是螃蟹,大家在这个时候都说秋风起蟹脚痒,所以中秋的时候明朝人们要拜月、饮酒、品蟹。
清朝 八月十五,老百姓中秋只庆祝一天,皇帝则要庆祝三天,而慈禧太后则要庆祝五天之久。京城到了八月份,到处都是卖兔爷的,兔爷是招待客人的,普通老百姓就简单摆两盘胡萝卜来庆祝,当然除了拜兔爷,还要祭拜神码,贡品不可缺的就是月饼,人们把贡品搭成一座金字塔。加上咱们常吃的莲藕,代表“节节高升”。
中秋节当日,皇帝要接受大臣们的供奉,午时皇帝要设宴招待大臣们,宴席上的器皿全部都是金银所制。虽然不是美味佳肴,但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能够入席。
中秋节必不可少的肯定是吃月饼了。
说起月饼,在古时候一块月饼要一家人一起吃,不管多么富裕都是这样。
大家可能在电视里也看过古人过中秋之夜少不了的肯定是放花灯。
中秋之夜放花灯
花灯是民间传统工艺,种类众多花样独特有剪纸、书画、诗词等等,点燃花灯中的蜡烛放入河中,期盼家庭和睦来年好收成,河中的花灯不仅让中秋气氛更加的浓郁,夜晚河中景色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花灯象征着希望。中秋节赏灯非常流行,正表明百姓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的期盼。
流传中秋之夜睡越晚越长寿之所以集市到了晚上都是不关门的而百姓则也彻夜不眠。
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
除了赏月、吃月饼、放花灯,还有很多,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古人过中秋是不是比现在有趣多了, 中秋快到了,你准备怎么过呢 ?